党的十九大知识60题
0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_____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A.新时期B.新阶段
C.新征程D.新时代
答案:D
02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____,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A.继续前进B.牢记使命
C.方得始终D.砥砺前行
答案:B
03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____ ,为中华民族____。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A.谋幸福,谋未来
B.谋生活,谋复兴
C.谋幸福,谋复兴
D.谋生活,谋未来
答案:C
04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____”总体布局、协调推进“____”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A.五位一体四个全面
B.四位一体五个全面
C.五个全面四位一体
D.四个全面五位一体
答案:A
05过去五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____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
A.六十B.七十C.八十D.九十
答案:C
06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____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
A.六千多万B.七千多万
C.八千多万D.九千多万
答案:A
07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____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____会晤、亚信峰会。
A.北京南京B.杭州厦门
C.南京北京D.厦门杭州
答案:B
08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____的目标初步实现,____的笼子越扎越牢,____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A.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B.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
C.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
D.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
答案:A
09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____。
A.未来方向B.未来方位
C.历史方向D.历史方位
答案:D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需要和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美好生活不充分不平衡
B.幸福生活不平衡不充分
C.幸福生活不充分不平衡
D.美好生活不平衡不充分
答案:D
11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____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A.社会主义阶段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社会主义中级阶段
D.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答案:B
12_____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答案:A
13_____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答案:B
14_____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答案:C
15____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答案:D
16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____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两步走B.三步走
C.四步走D.五步走
答案:A
17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
A.“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C.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D.中国共产党领导
答案:D
18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____的发展理念。
A.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B.创造、协调、生态、开放、共享
C.创新、统筹、绿色、开放、共享
D.创造、统筹、生态、开放、共享
答案:A
19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A.全面依法治国B.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发展经济D.全面可持续发展
答案:A
20____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A.道路自信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D.文化自信
答案:D
21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____的开放战略。
A.互利共赢B.互相合作
C.包容互信D.开放共赢
答案:A
22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______。
A. 决战期B. 决胜期
C. 关键期D. 攻坚期
答案:B
23从____到____,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A.二〇二〇年二〇三五年
B.十九大二十大
C.二十大二十一大
D.二〇三五年本世纪中叶
答案:B
24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______到______,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A.二〇二〇年二〇三五年
B.二〇二五年二〇四〇年
C.二〇三〇年二〇四五年
D.二〇三五年本世纪中叶
答案:A
25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二个阶段,从_____到_____,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二〇二〇年二〇三五年
B.二〇三五年二〇五〇年
C.二〇三〇年二〇四五年
D.二〇三五年本世纪中叶
答案:D
26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____,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A.创新型国家
B.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国
D.世界一流强国
答案:B
27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_____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A.创新B.改革C.发展D.开放
答案:C
28我国经济已由______阶段转向______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A.高速增长高水平发展
B.高速发展高水平发展
C.高速增长高质量发展
D.高速发展高质量发展
答案:C
29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_______为主线。
A.转变发展方式
B.优化经济结构
C.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D.转换增长动力
答案:C
30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______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A.实体经济B.共享经济
C.虚拟经济D.国民经济
答案:A
31______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A.改革B.创新C.开放D.科技
答案:B
32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_____年。
A.二十B.三十C.四十D.五十
答案:B
33确保到______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A.二〇三〇年
B.二〇二〇年
C.二〇二五年
D.二〇三五年
答案:B
34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A.完善产权制度要素市场化配置
B.要素市场化配置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C.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D.完善产权制度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答案:A
35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_____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A.“金砖机制”B.自贸区
C.“一带一路”D.区域合作
答案:C
36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______。
A.自由贸易城B.自由贸易区
C.自由贸易港D.自由贸易市
答案:C
37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_______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A.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D.政治体制改革
答案:B
38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______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答案:A
39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______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A.政党协商B.人大协商
C.基层协商D.人民政协
答案:D
40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成立中央全面______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A.深化改革B.依法治国
C.从严治党D.司法改革
答案:B
多选题(35题)
01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____、____、____,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A.同呼吸B.共命运
C.手牵手D.心连心
答案:ABD
02过去五年,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____、____、____稳居世界前列。
A.对外贸易B.对外投资
C.外汇储备D.外汇支出
答案:ABC
03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____、____、____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A.法治生活B.法治国家
C.法治政府D.法治社会
答案:BCD
04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____、____、____。
A.参与者B.贡献者
C.引领者D.领导者
答案:ABC
05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严厉整治____、____、____和____,坚决反对特权。
A.形式主义B.官僚主义C.享乐主义
D.奢靡之风E.个人主义
答案:ABCD
06五年来,我们勇于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_______显著增强。
A.创造力B.创新力
C.凝聚力D.战斗力
答案:ACD
07坚持______的要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
A.照镜子B.正衣冠
C.洗洗澡D.治治病
答案:ABCD
08这个新时代,是____。
A.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B.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C.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D.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E.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答案:ABCDE
09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____、____、____、____,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道路自信B.理论自信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E.思想自信
答案:ABCD
10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_____,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A.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C.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E.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答案:ABCDE
11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____。
A.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B.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C.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E.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答案:ABCDE
12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____,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A.政治意识B.大局意识C.核心意识
D.看齐意识E.纪律意识
答案:ABCD
13建设一支____、____、____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
A.听党指挥B.骁勇善战
C.能打胜仗D.作风优良
答案:ACD
1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______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A.农业B.农村C.农民D.农田
答案:ABC
15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坚持______,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
A.长期共存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D.荣辱与共
答案:ABCD
16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就要____。
A.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B.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C.调节过高收入
D.取缔非法收入
答案:ABCD
17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______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A.多主体供给B.多渠道保障
C.租购并举 D.多部门监管
答案:ABC
18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________水平。
A.社会化B.法治化
C.智能化D.专业化
答案:ABCD
19必须坚持____、____、____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A.事先预防B.节约优先
C.保护优先D.自然恢复
答案:BCD
20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____、____、____。
A.节能环保产业
B.清洁生产产业
C.绿色科技产业
D.清洁能源产业
答案:ABD